對于房企而言,金九銀十是最佳推房期,也是一年最熱銷的時節。然而,對于今年的首開卻錯過了這段樓市佳期。
11月8日,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10月份銷售報告,指出,2013年10月,該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實現簽約面積5.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5.8%;實現簽約金額7.35億元,同比下降56.8%,跌破9月份創下的降52.45%的記錄。
這是自今年6月份以來,這是首開股份簽約面積和簽約金額連續下滑的最大幅度。
北京預售證發放收緊 首開稱20億有難度
公告顯示,2013年1至10月,首開股份累計實現簽約面積12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5%;實現簽約金額163.4億元,同比增長10.2%,距該公司184億的全年目標僅差20億元。
但首開股份證券事務代表鐘寧表示,雖距離全年銷售目標只差20億,但目前要達到目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鐘寧坦誠,首開股份主要受到北京預售證發放收緊的壓力。
他說:“今年預售審批受限制,首開是始料未及的。我們幾個月來一直受預售證政策的影響,7月份的時候,確實拿不到證,但是還是有的可賣;但到了8、9月份的時候,拿不到新證,然后老盤也基本上賣光了,手里基本上也沒有什么項目可開售了。”
相關業內分析師指出,目前首開股份的麻煩在于,京內項目拿不到預售證,而最后兩個月都會繼續這種比較低的水平。
鐘寧表示,現在首開股份整個推盤的節奏完全被打亂了,原本在北京20億也就是推出一到兩個項目、開一次盤的事,但現在開不了盤。同時京外的項目供應雖認在繼續,但壓力還是有的。
據了解,今年4月以來,北京市住建委有關負責人明確提出實行“限價令”,要求樓盤報價不能明顯高于此前成交價格,也不能明顯高于周邊同類品質樓盤。如果開發商不接受指導,可能就不發預售證。
6月,北京市住建委又繼續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商品房預售許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收緊了預售證發放的條件。
而就在11月1日,北京市住建委更嚴格要求,今年年底前漲價項目將一律無法獲批,單價高于4萬元的樓盤今年也不會批預售許可證。
此外,對于前期已經上市,而在今年尚未取得過預售許可證的項目,即便有新貨量要入市,漲價幅度也不高于10%。
目前相比于全國性布局的地產公司,北京本土房企受到預售款等監管政策的影響會更大一些。作為典型的北京本土房企,六成產品集中于北京的首開股份自然首當其沖。
連拿北京三宗地 冀度過政策收緊期
盡管如此,相關分析師還是比較樂觀:“現在離目標就差20億,之后兩個月可能也就在十個億這個水平,首開股份最后估計可至184億到190億左右。”
然而,首開股份就顯得保守的多:“北京區域的項目不能抱太大幻想,現在看不到市建委發放預售證放松的跡象,公司對于恢復銷售還是覺得很難。”
鐘寧談到,現在首開在預售審批的時候,力求在公司能接受的合理價格內拿到預售證,批到了就立即開盤。
“我們只能把京外的項目來推一些,很有可能還加推京內項目,來彌補北京銷售不足的問題。”
同時,鐘寧亦表示:“首開不會因為今年預售證發放受限改變宗旨,未來幾年之內,首開的投資重點和發展重點依然是北京。
據了解,首開股份近期已連拿北京三宗地塊,其中包括11月4日備受關注的北京亦莊河西地塊。
據公告顯示,首開拿的這三宗地塊的地塊面積都比較大,且價格不菲,并且都要求配套建設自住型商品房。
公告顯示這三宗地塊為,北京亦莊河西區X13R2地塊,由首開住總聯合體以12.2億元競得,土地面積為67576.4平米,建筑規劃面積為101364.6平米。
首開保利聯合體以總價21億元競得的朝陽區東壩南區1105-660、661、665、666號地塊,建設用地規模為47777平方米,地上建筑規模為93534平方米。
首開股份分公司北京首開仁信置業有限公司6.85億元中標的朝陽區高井2號地保障性住房用地地塊,建設用地規模為46910.39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