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的經濟形勢不景氣,股市、房價都在下跌,百姓投資渠道收緊,收入預期下降,加之住房、教育、醫療這三道制約消費的“緊箍咒”影響,導致老百姓不敢消費。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消費下滑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眼下刺激同時尚須從長計議返本求解
消費是“三駕馬車”中最穩定、最持久的動力。新世紀以來,山西消費一直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高增長。
一季度,我省消費品市場呈現穩中趨緩態勢,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5億元,同比增長13.1%,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2.9個百分點。消費品市場運行呈現鄉村消費增速快于城鎮,剛性需求類、居住類、保值類商品銷售回升,消費價格漲勢總體回落等亮點。受中央八項規定影響,住宿餐飲業銷售回落,特別是高端餐飲企業門庭冷落,省商務廳監測的14家大型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6323萬元,同比下降17.3%。而受經濟下行影響,汽車類、石油及制品類需求放緩,對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速影響明顯。
我們要看到,消費仍是我省經濟的短板之一。我省居民消費水平,特別是收入水平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增速快是建立在絕對量較小基礎上的較高增長。省委黨校政治經濟教研部副主任劉兆征認為,我省消費還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高三低”,即恩格爾系數偏高、服務類消費偏低、城鎮居民居住消費偏低、農民精神文化消費比重偏低。因此,解決消費不足,是各界應高度重視的問題。
消費與投資是內需的兩大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通過需求的增加來擴大和刺激生產,進而促進經濟增長。二者相較而言,投資周期短、見效快,而消費則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培育過程。因此,地方政府大多把擴內需的精力放在了擴大投資需求上,消費長期處于弱勢,對經濟增長的穩定、持久拉動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當前,大的經濟形勢不景氣,股市、房價都在下跌,百姓投資渠道收緊,收入預期下降,加之住房、教育、醫療這三道制約消費的“緊箍咒”影響,導致老百姓不敢消費。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消費下滑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怎樣來擴大消費呢?2009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出臺了一攬子消費刺激政策,從短期看,確實收到了成效。以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為例,在當時擴大了家電消費、促進了城鄉居民家電升級換代,但是,這種短期刺激措施以透支未來消費需求為代價,帶來的后果是,政策狂歡過后,家電行業陷入了市場需求萎縮、產值利潤下滑的經營困境。
因此,應對形勢,制定政策,擴大消費,不能以短視功利為出發點,出臺一些弊大于利的短期刺激政策,而應著力破解群眾收入水平低這一根本問題。劉兆征亦認為,擴大消費政策措施,一方面要完善社保體系,讓老百姓敢于消費、放心消費、樂于消費;另一方面要拓寬投資渠道,增加收入,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從而有效拉動消費需求。
我們欣喜地看到,我省近期研究出臺的擴大消費政策措施中,首先推出的是《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若干措施》,其中,就擴大就業、完善社保體系、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和企業工資基準線等制定了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措施,并明確要求相關部門逐項配套實施細則,加快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努力趕上全國平均水平。4月底,省政府常務會又討論通過了《推動魅力山西休閑游的若干措施》,門票打折優惠等政策將長年實施。而深入完善消費促進政策,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的措施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當中。
對于消費促進政策的制定,有專家建言,不能囿于商務部消費政策的套子,亦步亦趨,要結合山西消費特點,有針對性地破解山西消費不振的難題,而不能拿別人的方子治自己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