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廉凱向記者介紹,作為全國第一個“兩化”融合評估的地方標準,在遵循國家規范的前提下,還結合了山東“兩化”融合工作的實際,根據山東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的內涵和特,從水平與能力、效益與效能兩個層面考慮。
4月26日,山東省發布全國首個地方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水平的評價體系,這個體系不僅能提供山東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道路,更能為企業的兩化融合找到標桿。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廉凱向記者介紹,作為全國第一個“兩化”融合評估的地方標準,在遵循國家規范的前提下,還結合了山東“兩化”融合工作的實際,根據山東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的內涵和特,從水平與能力、效益與效能兩個層面考慮。
廉凱說,正是因為結合了山東的實際,該評價體系在衡量方式上,既根據企業生產方式的不同避免了不同生產方式的企業間指標的不適用性,又根據各指標的重要程度采用專家評分法,對各級指標項進行權重設置、量化賦分。
據廉凱介紹,“兩化融合標準”的出臺,不但有利于促進“兩化”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全國掌握了解山東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的道路,幫助工業企業找出“兩化”融合的實踐。
“在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工作的過程中,有了這個標準就能找出一部分融合較好的標桿企業,有了標桿就能推動更多的企業進行兩化融合。”廉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