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科技廳近日傳出消息,近幾年,該省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實現了醫藥產業大發展。山東省按照“多點布局、集成優勢、結盟發展、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以基地建設項目為引擎,以濟南、濰坊、煙臺三市為重點,輻射帶動淄博、菏澤兩市共同發展,構建起具有山東特色的“3+2”醫藥產業連片發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條以重大專項撬動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5個國家基地孵化規模以上醫藥企業數量、醫藥工業銷售額、利稅、利潤,分別由2009年的75家、290億元、50億元、26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12家、673億元、113億元、68億元,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全部實現翻番;基地所輻射的5市醫藥工業銷售額由2009年的695億元增加至1100億元,接近2009年的全省醫藥工業銷售額。基地醫藥企業連續3年年利稅平均增長率達到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醫藥基地品牌和示范效應凸顯,為深入推進轉方式調結構、加快全省醫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嘗到科技創新甜頭的山東醫藥產業自然不會止步不前。山東省科技廳近日出臺4項措施力促進山東實現由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的跨越。
一是制定由醫藥經濟大省向醫藥經濟強省跨越的戰略規劃。近期籌備成立由國內知名戰略科學家、醫藥專家、產業經濟技術專家組成的生物醫藥專家委員會,對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再提升,組織編制《山東省醫藥科技強省建設規劃》,指導全省醫藥科技創新發展。
二是建立健全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的新機制。加快建設國家、省級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建立健全公共醫藥研發服務平臺,降低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成本,建立項目、人才、基地、政策、獎勵一體化扶持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新藥研發大平臺科研成果轉移輻射新機制,推動孵化基地建立產學研協調發展平臺,完善信息、大型儀器裝備等資源共享機制。
三是凝練重點、突出特色,引進和培育大企業、大品種。推動海洋藥物、糖藥物、生物藥物、現代中藥等科研特色轉變為產業優勢。引進跨國醫藥企業和國內醫藥百強企業,引進頂尖人才團隊和先進醫藥工業技術,增加醫藥創新與產業發展新力量。
四是加快建設新藥產業密集區。力爭到2020年,規劃建設3個新藥產業密集區,產值規模達千億元以上,爭創國家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支撐完成全省醫藥產業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