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應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加快高耗能行業的改革,增加技術密集型產業比例,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轉變以往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特征,逐漸實現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排放,以保證經濟穩定快速增長的同時減少碳排放。
根據上海市交通運輸業能源消費及碳排放的測算分析,結合國際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政策,提出未來上海市交通運輸節能的主要政策建議。
第一,經濟產出增長是滿足國民發展與基本需求的必要條件,減少碳排放并不能通過減緩經濟增長來實現,但可以通過調整經濟結構,使其向能源節約的方向發展。上海市應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加快高耗能行業的改革,增加技術密集型產業比例,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轉變以往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特征,逐漸實現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排放,以保證經濟穩定快速增長的同時減少碳排放。
第二,LMDI分解顯示能源強度對交通碳排放的顯著負效應,在能源消費持續增長、產業結構調整步履維艱的情況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為推進節能減排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能源效率提高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于技術進步,可行的政策選項包括加大對先進節能技術的傾斜性投資,推動能源開采、轉換及利用環節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同時加強對高效節能汽車的研發。
第三,繼續加強能源結構對碳排放的負效應,開發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通過有計劃地扶持核電、風電、水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項目,努力保持非化石能源比重的持續增長態勢。在化石能源中,相對低碳的天然氣在交通能源消費中長期呈現過低比例,這與世界平均高于25%的水平極不相稱。通過調整產業政策及國際貿易政策以促進天然氣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第四,從人口發展角度考慮節能減排對策,應注重優化人口結構與人口素質,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發展綠色能源;大力倡導低碳交通理念,提倡居民使用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