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通過研發產業提升現有產業效能;另一方面,通過總部、商貿、金融等企業的入駐,帶動城市服務功能的提升,進一步集聚人口,促進城市良性發展。
園區轉型發展的目的是通過轉型帶動城市發展。而上海新城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最終還需依賴中等收入群體的集聚(林華,2011)。吸引這部分群體,需要引入相應的產業,建設吸引中等收入群體的居住環境,包括文教體衛等公益性服務設施以及商業、展示、辦公等功能性設施。因此,需要明確城市的產業發展方向,確定合理的空間布局結構,提升現有設施的服務能級才能留下中等收入群體,提升中等收入群體在城市中所占比例,最終提升城市發展水平。
目前的工業園區轉型基本因循由“純工業區”或“工業+配套”向“綜合型新城”轉變的路徑。一個綜合性新城更多是需要城市功能的進入以及城市型就業的導入,而服務類產業符合產業園區轉型發展方向。一方面,通過研發產業提升現有產業效能;另一方面,通過總部、商貿、金融等企業的入駐,帶動城市服務功能的提升,進一步集聚人口,促進城市良性發展。
而青浦的發展卻長期缺乏服務產業帶動,虹橋地區的建設是青浦發展的重要機遇。盡管現階段青浦處于中心城經濟勢能擴散下游,虹橋對總部經濟吸納能力越強,青浦潛在目標客戶越少;但長遠來說,隨著虹橋容量逐步飽和,總部經濟外溢必然出現。“借勢虹橋,錯位發展”應成為青浦發展的重要機遇與策略。現階段,一園三區做好城市服務,并立足自身優勢制造,提升產業能級,塑造新材料、印刷產業、先進裝備制造、航空產業等一批高新型制造產業;升級或引入發展與高新產業對應的研發中心;還可以發展部分創意產業等環境需求型產業。隨著虹橋勢能外溢,承接其相關的會展配套、后臺服務以及研發型總部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