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從近年來的各類實踐中可以發現,基于規劃層次的“分”之下規劃方法的“合”已成為眾多規劃實踐的一種普遍模式和趨勢。法定規劃與非法定規劃關系的思考、融合多維規劃方法的“一體化”模式的探索應運而生。
城市規劃技術方法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技術理論體系。然而,一方面,由于我國城市規劃體系的劃分①造成規劃技術方法的人為分化;另一方面,由于專業領域的發展成熟和專業分工、專業教育的細化②,規劃技術人才往往成為某一學科背景的“專才”,導致本來應該融會貫通的方法在規劃實踐過程中被人為割裂,規劃人員片面的知識體系和單一的研究方法直接影響了規劃成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尤其是在市場經濟投資主體日益多元化的條件下,傳統的城市規劃方法,由于忽視市場發展規律、忽視城市建設中各利益主體的實際需求、忽視空間形象和特色塑造,造成城市規劃無法在空間和制度上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控。
在上海虹橋臨空園區(以下簡稱“臨空園區”)開發實踐中發現,原有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控規”)編制方法和成果都很難滿足土地招拍掛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雙重需求。規劃要有效指導土地開發,必須要充分深化和擴展控規中的相關研究,因此臨空園區規劃提出“一體化規劃”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即融合了目標定位、產業策劃、功能組織、城市設計、開發控制于一體的規劃模式,將非法定規劃的定位研究、城市設計等方法融入到法定規劃的控規編制中,大大增強控規這一法定規劃的科學性,使其能更好地被政府和市場所接受。實際上,從近年來的各類實踐中可以發現,基于規劃層次的“分”之下規劃方法的“合”已成為眾多規劃實踐的一種普遍模式和趨勢。法定規劃與非法定規劃關系的思考、融合多維規劃方法的“一體化”模式的探索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