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發展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唐士芳透露,在這片后世博園區內,一套先進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也已列入規劃。唐士芳表示,原世博A、B片區的現有建筑及新建建筑內,總共有約1.8萬個地下車位,“停車難”和“找車難”或將成為該區域投用后的一樁難題。而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則將通過物聯網及感知技術,動態均衡地指引駕車者停車入庫,并即時準確地輔助車主反向尋車。
利用手機APP,駕車者可提前預訂世博片區的停車位,并通過手機導航至停車點。在后世博低碳生態科技應用論壇上,世博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園區后續開發利用中,將有望增設一套停車誘導系統,解決園區可能遭遇的“停車難”和“找車難”尷尬。
上海世博發展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唐士芳透露,在這片后世博園區內,一套先進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也已列入規劃。唐士芳表示,原世博A、B片區的現有建筑及新建建筑內,總共有約1.8萬個地下車位,“停車難”和“找車難”或將成為該區域投用后的一樁難題。而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則將通過物聯網及感知技術,動態均衡地指引駕車者停車入庫,并即時準確地輔助車主反向尋車。
“按照我們的計劃,可以開發一套專門的手機APP,方便駕車者提前預訂世博片區的停車位,并通過手機導航到達停車點。而取車時,也能通過移動終端方便地找到車輛停放的所在地。 ”唐士芳告訴記者。這一地下空間反向尋車系統將基于模糊識別技術設計,線圈感應器、視頻識別車牌攝像頭、車輛FRID閱讀器和停車位占用檢測器四種傳感器將通過組合搭配,布置在地下停車場車輛行駛的關鍵節點上。利用模糊判別器收集的車輛停靠位信息,將由后臺服務器分析處理,并通過尋車終端為車主提供反向尋車服務。
虹橋商務區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詳細方案對外公布。相關負責人透露,從虹橋交通樞紐至中國博覽會綜合體間,將建起一條數公里長的地下“中軸線”,連接交通樞紐、虹橋商務區和會展綜合體三地。而商務區內的所有街坊地塊都將通過地下過街通道連通,區域內將建設共計20條過街連通道。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商務區內的地下空間開發已進入施工狀態,明年將完成大部分的地下空間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