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工作明確,黃金國際板有望三季度推出
2014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重點推進各類市場主體在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面向國際的市場平臺有實質性進展。
上海市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工作推進小組工作會議昨日召開,會議明確了2014年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工作。其中,關于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黃金國際交易平臺一事,已被納入今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工作安排,有關方面有望在4月底出臺相關規則和管理辦法,6月初完成技術上線,而這個黃金國際交易平臺最終會“爭取在三季度末推出”。
此外,有關方面再次確認,要推動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做好原油期貨的上市準備工作。
根據3月25日召開的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發布會上傳出的消息,除上海黃金國際交易平臺及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外,目前至少還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將設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以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清算所、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在內的金融要素市場都在積極研究建立面向國際的金融服務平臺”。
另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各種面向國際的金融交易平臺,今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工作還包括研究制定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意見,推動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滬聚集;建立健全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設立金融風險輿情監測中心等等。
黃金國際板時間表明確
據了解,今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首要重點工作就是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其中,排在工作任務前列的又是前述一系列面向國際的金融交易平臺的建設。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關于黃金國際交易平臺建設一事。雖然在3月25日召開的會議上并未提及,但此次有關方面明確:推進設立黃金保稅交割倉庫,在上海自貿區內建立黃金國際交易平臺,并且還明確了前述時間表。
根據今年3月初全國“兩會”期間透露出的信息,建設黃金國際交易平臺一事當時已經初定。
按照上海金交所理事長許羅德的說法,當時建設國際交易平臺一事已經各監管部門原則同意,“正在做細則的設計、制度的設計、境外投資者的溝通,在做這些工作。”
而按照當時傳出的方案,黃金國際交易平臺將會采用公司制,在自貿區注冊成立一家名為“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的公司。截至當時,這家公司還在走程序,尚未完成注冊。
具體方案上,黃金國際交易平臺明確面向境外投資者,同時以人民幣計價,“此舉可以在中國形成黃金的人民幣價格,改變目前美元報價的格局”。此外,合約包括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中的黃金合約以及迷你黃金合約,而不同的是,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現有黃金現貨交易均為實物交割,而黃金國際板的黃金交易均為現金交割。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以人民幣計價,記者昨日也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這個黃金交易平臺很可能借助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來做。
按照既定計劃,FT賬戶有望上半年出臺。也就是說,完全可以滿足黃金交易平臺在三季度推出的需求。事實上,原油期貨的上市,由于同樣是面對境外投資者,同時以人民幣計價,因此也在等待FT賬戶的出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金交所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此前也有市場人士評論,因此外匯額度等問題應該都不成問題。
股指期權交易爭取年內推出
在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方面,除了一系列國際金融交易平臺的設立,上海今年還計劃設立銀團貸款交易轉讓平臺、全國性的信托登記服務機構等。
還有推進個股期權上市。據透露,有關方面明確,“上交所與中金所推動的股指期權交易有望在5月底完成準備工作,爭取年內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證券方面的建設內容還包括:研究推出戰略新興產業股和藍籌股“T+0”交易;研究創新并購債券、減記債發型上市等等。
此外,銀行方面,有關方面稱,要完善同業存單系統,有序擴大同業存單發行和交易,提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在市場定價中的基準作用,擴大國際主流貨幣和新興市場貨幣掛牌,推動場外利率衍生品創新等等。
推動互聯網金融機構來滬
另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健全市場體系外,其實今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工作中還有諸多亮點。
譬如,對于近日引起熱議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上海已經明確,將研究制定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政策意見,推動互聯網金融機構在上海的聚集。
此前的3月19日,深圳市政府金融辦網站上曾掛出了一份名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文件,這也是第一份地方版的支持互聯網金融的指導意見,曾引起市場極大關注。
從深圳版的文件看,幾乎面面俱到,對各個可能和互聯網發生關系的金融業都給出了支持的表態,比如允許各類機構發起設立網絡銀行、網絡保險、網絡證券,允許互聯網企業參股銀行、證券、基金等。
而對于深圳版文件,當時一位滬上金融權威人士曾對記者如是說:“深圳的政策好是好,就是出得早了點。一行三會分工的文件還沒下來,這個時候發,地方政府到底能發揮什么效力,能做什么事,他們說了也不算。”
除了出臺支持互聯網金融的意見,據記者了解,上海還提出了一些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譬如,完善“城市建設與改造投資基金”方案并啟動實施。
此外,防范風險方面,據了解,上海擬設立金融風險輿情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