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鼓勵行業協會、商業協會做好自身建設,通過行業協會或商業協會協助企業快速、便捷地獲取知識和信息。政府還應通過建立培訓機構、技術中心等專業服務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幫助,拓展融資渠道,并為產業升級提供制度保障。
綜上所述,浙江民營制造業升級應從逆“微笑曲線”路徑考慮,重視制造生產環節產生的巨大價值。
(一)增強制造環節工藝的創新意識,改進生產工藝
民營企業應加強生產設備的工藝創新,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更換高級的設備,提高技術水平;加強對現有設備的技術改造,及時將新技術應用于企業現有設備,延長其技術壽命,提高其效能,通過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創新消除浪費,提高制造技術水平,加大制造環節中對質量與效益的管理力度,縮短生產周期,帶來現金流的增長。豐田的TPS法就是消除庫存、縮短制造時間,促進現金流增加的有效方式。浙江民營制造業在內部制造環節的生產周期長、品質不良損失大、在制品多、材料及成品周轉時間長、準時交貨率低、成本高等,而積極解決這些不足,有助于取得高額利潤。
(二)樹立科學人才觀,重視人才培養
由于許多企業對工藝創新的重視不夠以及缺少科學的人才管理制度,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工藝創新人才。目前,在引進人才和人才培養的時候有一種傾向,只注重吸引高水平的專家,而忽視基層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為提高企業的工藝創新能力,企業應建立健全企業工藝創新人才的引進機制,為工藝創新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其次,應加大培訓力度,在注重工藝創新人才引進的同時,重視對職工的工藝創新技能的培訓,提高職工的素質和工藝創新能力;再次,建立企業工藝創新的激勵機制,將工藝創新成果與員工的收入掛鉤,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加大區域集群發展力度,促進集群內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實現協同創新
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會面臨創新人才和創新資金缺乏的問題,加強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實行協同創新是中小企業的一大出路,不僅有助于解決工藝創新人才和工藝創新資金缺乏的問題,還可以分擔創新風險,增強企業工藝創新能力。
(四)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和制度供給,為企業工藝創新創造條件
政府應鼓勵行業協會、商業協會做好自身建設,通過行業協會或商業協會協助企業快速、便捷地獲取知識和信息。政府還應通過建立培訓機構、技術中心等專業服務機構,為民營企業提供技術幫助,拓展融資渠道,并為產業升級提供制度保障。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產業升級是確保繼續發展的惟一道路。民營產業單純依靠勞動力優勢獲得發展空間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改變發展方式,加大技術和資本的投入,實現工藝、功能升級。民營企業要審時度勢,結合自身優勢,借鑒他人發展經驗,選擇正確的升級路徑,實現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