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紹興地區從事創意方面工作的企業在地域上和產業相關性上顯得較為分散,這和政府未進行系統規劃引導有直接的關系。
紹興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二千五百多年的建城歷史,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為紹興建設創意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面對經濟一體化趨勢愈加濃烈及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加快的契機,紹興市更應該轉變城市發展觀念,創新城市發展模式,開創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領中小型城市發展創意經濟。
近幾年,紹興市創意產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1年:中國城市創新報告》中紹興市在地級城市創新能力綜合測評排名中,位列第六。“以文化創意提升帶動紹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構想已經在實施中,通過創意產業賦予古城全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促進紹興城市品牌的提升,加快紹興創意城市建設的步伐。
盡管紹興市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但創意產業的發展仍處于萌芽階段,其發展還是自發的、散漫的,仍然存在著許多值得注意的問題:
1.政府缺乏系統引導。政府對創意城市和創意產業的認識不充足,對創意城市與創意產業之間的互動發展關系理解不充分,而僅僅一味地追求依靠創意產業的經濟效應帶動創意城市的發展。所以,盡管近年來也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但政策的系統性不強,尤其在規劃引導、項目支持、園區建設、企業孵化等方面的扶持機制比較薄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紹興地區從事創意方面工作的企業在地域上和產業相關性上顯得較為分散,這和政府未進行系統規劃引導有直接的關系。
2.創意性人才缺乏。創意產業的核心就是人才,創意企業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創意型人才。但與北京、上海等創意產業發展比較領先的城市相比,紹興創意人才總量上相對缺乏,在層次和結構上差距更加明顯。既缺乏創作者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端設計人才,也缺乏通曉創意產業且擅長經營的管理者。另外缺乏針對創意產業從業者的培訓及信息交流平臺,因此,嚴重影響了創意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后勁。如紹興的動漫產業發展已久,但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動漫品牌卻寥寥無幾。
3.產業結構層次低。在文化產業的內部結構中,我市作為文化產業構成主體的文化服務業(核心層和外圍層)的增加值僅占22.39%,而作為補充的文化產品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相關層)則占77.61%,這說明我市文化產業的制造業占主體,文化旅游、影視、廣電等核心產業規模較小,創意設計、信息軟件、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還處于萌芽狀態,整個產業結構還處于產業鏈的低端。文化企業規模小,科技含量少,競爭力弱。
4.協同效應不明顯。雖然紹興有兩個創意產業園區,但創意產業集群化聯系缺乏,協同效應不明顯。創意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少,不能很好共享資源,同時,也未能與當地大學、科研機構、中介公司等支撐機構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咨詢、設計、策劃等支撐機構功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園區內企業缺乏全局觀念,未能形成統一戰線的凝聚力。不利于協同效應的發揮,也不利于創意產業集群化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