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一般是指技術在實現一定目標方面所取得的進化與革命。根據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定義,自主創新則是引入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從而提高社會潛在產出能力和經濟增長的質量。
1、穩增長,促進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
對外貿易發展方式包括一國對外貿易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轉變寧波外貿發展方式不代表忽略外貿的量性增長,也決不能忽視量性增長,外貿的良性發展是在一定量性的增長基礎上進行的。保持一定的外貿增長速度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基礎,是實現結構、質量、效益目標的重要前提。
2、優化外貿結構為導向
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不僅包括量的增長,還包括外貿結構優化等。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主要是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從傳統的原材料、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轉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的以機電產品為主的工業制成品的出口,特別是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通過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推動出口產品由“寧波制造”向“寧波智造”轉變,促進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轉變。要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就必須轉變市場相對單一的狀況,實行市場多元化戰略,在繼續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南亞、中東、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新興市場,逐步形成以新興市場為重點、周邊國家為支撐、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市場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場格局。加快從一般貿易為主向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并重轉變,在保持一般貿易主導地位的同時,應加快加工貿易的發展步伐,并注重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優化外貿主體結構,走貿易主體優化提升之路,扶持私營企業出口貿易的發展,發揮其體制、機制優勢,支持其做大做強,注重培育國際領先產業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3、促進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撐
技術進步一般是指技術在實現一定目標方面所取得的進化與革命。根據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定義,自主創新則是引入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從而提高社會潛在產出能力和經濟增長的質量。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通過改變增長的驅動力,改變生產要素有機組合的比例,相對降低勞動、土地、資本等要素在產出中的權重,提高生產效率或者生產率,從而決定外貿發展方式。因此,應通過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為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
4、培育自主自識產權,實施品牌戰略,走“品牌強貿”之路
要改變出口商品低附加值、同質化和低價惡性競爭的局面,必須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實行出口品牌戰略。通過自主品牌建設,樹立優質商品和知名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形象和地位,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出口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5、發展服務貿易促進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
服務貿易本身的特點以及對貨物貿易的影響可促進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由于服務貿易“無形性”的特點,使得服務的生產、運輸和交易過程中對資源、能源的消耗較少,能實現對外貿易的增長與對資源、能源的消耗不增長或低增長兼顧,從而實現對外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服務貿易還能夠促進貨物貿易以高效、節約的方式發展。服務部門如銀行、保險、通訊、運輸、咨詢等行業的發展,可以降低貨物貿易的時間成本及運作風險,提高了貨物貿易的經濟效益。有些服務產品,如質量控制、研發、設計、營銷、分銷和培訓,在創新、差異化和升級出口產品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