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確定18個園區為國家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昨天,列入首批名單的桐廬經濟開發區5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正式啟動建設。
據匯能資訊報道,桐廬經濟開發區項目業主單位為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約4.5億元人民幣,計劃于今年底基本建成,按三類日照城市(日均有效日照3.5小時)計算,預計年發電量4700萬度,約70%以上發電量由企業自用。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模式,實行按發電量補貼政策。
浙大桑尼相關負責人說,項目建設將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屋頂的專利技術,太陽能電池板能直接代替廠房屋頂彩鋼板。運營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企業用太陽能發的電,價格相當于工業用電的9折,節假日不開工,發出來的電用不完,由電網公司按脫硫電價收購。
相關人士透露,首批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項目或將獲得0.42元/度的補貼。這一補貼力度將為首批項目創造較為可觀的回報率。據估算,桐廬項目每年電費收入約4000萬元,而余電銷售收入約1200萬元,不計維護成本的話,年投資回報率最高近12%。項目本身將使桐廬經濟開發區減少20%-30%的能耗。
除桐廬項目,此次浙江列入首批名單的,還有紹興濱海產業集聚區49兆瓦項目、寧波杭州灣新區30兆瓦項目,項目數量居全國第一。
2013年10月,國家能源局還將推出第二批全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
國家近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國內光伏市場開發應用的利好政策,但分布式光伏應用還面臨融資、收費等具體實施方面的問題,目前僅國開行有意為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提供融資渠道,而光伏企業對項目后期運營維護的能力也將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