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全國17個地區金融辦代表、12地溫州商會代表、中證指數和湯森路透的工作人員齊聚溫州,參加“溫州·中國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以下簡稱“溫州指數”)編報年會。召開年會的目的,在于鞏固“溫州指數”在全國民間融資領域的權威性。
目前,溫州指數分兩部分,即“溫州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限溫州地區)和“溫州·中國民間融資利率指數”(省外各城市).
國務院批復給溫州金改總體的12項任務中,就有“建立健全民間融資監測體系”。長期以來,受信息不對稱、資金價格不透明等因素影響,民間融資市場亂象叢生,高利貸行為屢禁不止,制約了民間金融健康有序發展。此前,全國范圍內民間融資市場資金價格監測體系也是空白。
之所以推出溫州指數,是為樹立民間融資市場的“風向標”和“溫度計”,使該指數在民間融資領域起到權威性作用,引導民間融資合理定價和資金的優化配置,也為正規金融機構定價和國家貨幣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2012年12月7日,溫州市金融辦正式對外發布溫州地區的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2013年1月1日起實現了“按日發布”。2013年6月28日,隨著在全國各地采集點的不斷增加,在內部試發布了全國的地區性指數,并于2013年9月26日正式對外發布。
運行一年來,目前溫州地區共設有近400個監測點,進行數據采集,涵蓋了小貸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民間借貸服務中心、農村資金互助會、部分實體企業、典當行、擔保公司等類別,既包括了民間直接借貸的樣本,也包括民間各類不同市場主體借貸的成本。每天采集樣本平均在300筆左右,周檢測樣本平均在1500筆。
“溫州·中國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在全國各地設有監測點達200多個,涉及30個城市的當地金融辦、溫州商會、溫州金融機構省外開設的村鎮銀行等,每周采集的樣本在300筆左右。其中,當地金融辦負責采集小貸公司利率;當地溫州商會和村鎮銀行負責采集民間直接借貸利率數據。
此外,目前部分全國性P2P機構也已成為“溫州·中國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的樣本數據來源。
“溫州指數”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是切實提升在民間融資領域指導作用中的權威性地位。不過,參與指數課題研究的溫州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一力認為,目前省外地區的采集點還是太少了,30個合作城市還遠遠不夠。此外,省外各地區的數據采集主體還太過單一,只有民間直接借貸和小貸公司兩大塊的數據。以后,希望更多城市加入進來,采集樣本也能進一步豐富。
目前,每天下午四點發布前一天的溫州地區民間融資綜合指數,而“溫州·中國民間融資利率指數”為每周發布。
年會上,溫州市金融辦與湯森路透公司正式簽約。后者在指數運作方面有一定經驗,倫敦的Libor、香港的Hibor、美國的標普500,都是委托湯森路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