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1月24日電 在廣西貴港市江南船業有限公司的船臺上,數艘大型貨船正在修造。公司總經理麥少平介紹,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貨船訂單逐步增多,全年貨船訂單量達12艘,而2013年公司貨船訂單量僅有2艘。
作為珠江—西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之一的貴港市,是連接西南與粵港澳便捷的水路聯運樞紐。由于獨特的水路優勢,船舶制造一直是貴港市的重要產業。統計顯示,貴港市年造船能力占廣西總量的70%以上。
麥少平是貴港市船舶行業協會副會長,對于貴港市造船業近年的變化有著深切感受。麥少平說:“初步估計,2014年貴港市17家造船廠共有160艘3000噸以上的大船訂單,而這一數字在2013年幾乎為零。”
造船業之所以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得益于珠江—西江經濟帶近年來貨運的快速發展。南寧海關最新統計顯示,西江經濟帶憑借黃金水道優勢,2014年進出口總值達1484.6億元,同比增長18%。
珠江—西江經濟帶2014年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廣西南寧、柳州、梧州、貴港、百色、來賓、崇左7市納入其中。目前,作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全線通航里程達5634公里,廣西內河港口千噸級以上泊位超過100個,吞吐能力超過1億噸。
“如今,貨船通過珠江—西江經濟帶水運,能夠便捷到達粵港澳,比起陸運有價格上的優勢。以貴港到廣州為例,水運每噸每公里只需5分錢,而公路運輸價格是其10多倍。”麥少平說,隨著內河航道得到進一步改善,內河貨運量大幅增長,大型船舶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日益突出,造船廠在貴港沿江“遍地開花”。
在貴港覃塘產業園,廣西西江重工基地項目正在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貴港市現代化造船龍頭企業。公司生產負責人勵曙欣說,雖然全球造船業發展并不景氣,但由于看好珠江-西江經濟帶未來貨運發展形勢,公司訂單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轉的狀態。
不久前,位于西江干線上的長洲水利樞紐三線四線船閘工程建成并試運行,有效滿足西江通航大型船舶的需要。“相信隨著經濟帶貨運的不斷發展,沿江的造船業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麥少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