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品牌產品
當前市場上動物微生態制劑產品多而亂,標準不統一,質量不穩定,作用效果差, 不同的生產企業生產的微生態產品質量相差很大。有的養殖場反映, 使用微生態制劑與不使用一個樣,沒有什么效果。有一些企業生產工藝簡單,發酵技術、真空干燥技術和微膠囊技術不過關,活菌數極低,雜菌很高,打著各種旗號標榜產品質量,以低價格去占奪市場。廣大養殖戶一定要認真調查、分辨好壞。選擇信譽好、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售后服務好的品牌企業購買產品, 以免影響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處理好微生態制劑與抗生素的使用問題
正確使用動物微生態制劑可提高動物機體的自身免疫力與抗病力,在養豬生產中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或者不用抗生素。但如果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或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免疫預防程序不合理、不科學等,有針對性的使用某些優質抗生素也是必要的。但是, 使用抗生素時要避免與動物微生態制劑同時使用, 一般要間隔3~5 d為好。與消毒藥物(如飲水消毒等)和驅蟲藥物也不要同時使用, 以免影響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效果。
目前已篩選到耐藥益生菌菌種,并可以與抗生素聯合使用。但在選用產品時一定要認真調查產品質量、生產企業,弄清真假,不要輕信,以免受騙。耐藥菌株的發展主要是由于耐藥質粒的轉移和藥物選擇性抑制所造成的。質粒存在于細菌的細胞中,是一種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支配耐藥性的質粒又稱為R 因子, 帶有多種耐藥性的質粒又稱為多抗性質粒。R 因子不僅可將耐藥性轉移到同種細胞中,還能轉移到不同種、不同屬的細胞中。如果由于細胞特殊化學結構而影響藥物的滲透造成的耐藥性則不會相互傳遞, 這種耐藥菌株可以和抗生素合用; 如果該耐藥性是由R 因子控制,為避免耐藥菌株的泛濫, 此類耐藥益生素菌株最好是不要與抗生素合用。
動物微生態制劑可以與疫苗配合使用
動物微生態制劑可以與豬用的各種疫苗配合使用, 即在給豬只免疫接種之前5 d 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制劑連續飼喂, 使用疫苗免疫接種后再連續飼喂5 d,可明顯的提前2 d 產生抗體,并能提高抗體水平1~3 個滴,使豬體產生抗體快,抗體水平高,抗體持續時間延長, 還能有效的降低免疫應激反應。
根據豬只生長的不同階段與微
生態制劑專用功能選用不同的產品企業生產的動物微生態制劑功能不完全一樣,有專用型,如豬用的微生態制劑就有乳豬專用型、保育仔豬專用型、育肥豬專用型、后備母豬專用型、母豬專用型等,一定要根據豬只各個不同的年齡段與其需要, 有針對性的選擇不同的微生態制劑產品, 更能有效的發揮其功能, 保障豬只的健康生長,達到預期效果。
微生態制劑早應用效果更佳
根據先入為主的理論, 通過先輸入益生菌搶占腸道位點, 以減少或阻止病原菌的定居。如動物出生后即使用微生態制劑、益生菌先占據腸道中的位點, 可有效的防止動物消化道疾病的發生。豬只轉群、運輸以及各種應激因素發生之前或之后, 豬只病后康復期、妊娠期及產仔前后都是添加動物微生態制劑的最佳時期。
動物微生態制劑使用劑量
微生態制劑的益生作用是通過有益微生物在動物體內一系列生理活動來實現的, 其最終效果同添加的益生菌的數量密切相關。益生菌數量不夠,在腸道內不能形成菌群優勢, 難以起到益生作用。如果益生菌數量過多,超出占據腸內附著點和形成優勢菌群所需的菌量,非但功效不會增加,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目前對每種動物所需的益生菌群數量尚無統一的規定,德國學者認為, 仔豬飼料中加入微生態制劑的活菌含量應達到(0.2~0.5)×107 個/(g 飼料),育肥豬飼料中加入的每g 料應含106 個芽胞桿菌, 每天施加0.5~0.6 g 方可起到治療效果,乳酸桿菌含量不能少于107 個/g 飼料,每日施加0.1~3 g,一般添加量為0.2%。益生菌數量不足,其產酶、產有機酸及代謝產物不足,影響使用效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