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水稻、小麥、玉米等秸稈,工業化以前物資匱乏,農民朋友們常常是曬干做柴火儲備或喂養牲畜、編制用品。最近20年,由于煤、電、天然氣的普及、各種工業制品的豐富,農村對秸稈一燒了事,引發空氣污染、火災、飛機無法正常起降等后果。秸稈怎么處理?按國家方法處理得補貼,還可用來做生物燃料!近年來興起的生物燃料的重要植物來源就是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秸稈大有作為了。秸稈是指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農作物成熟脫粒后剩余的莖葉部分。近些年全國各地大量秸稈焚燒處理上升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被法律明令禁止。
為防止農民直接在田地里燃燒秸稈,現在,每到收獲的季節,田間地頭就會打上各種各樣禁止焚燒秸稈的標語,甚至隨意焚燒抓住還會被拘留。除此之外,國家還頒布玉米秸稈處理相關補貼政策。
三項處理玉米秸稈的補貼政策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較大,產量較高。以2015年為例,我國玉米總產量約為2億噸,作為玉米種植生產環節中的必然產物——玉米秸稈,年產量也非常高。
根據玉米籽實的產量推測,一株玉米,玉米籽粒與玉米秸稈的產量比為1:1.6。也就是說,2015年,我國玉米秸稈的產量達到3.2億噸。
事實上,玉米秸稈不僅不是廢棄物,還是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2015年,農業部提出了秸稈五化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對秸稈加以科學利用。
2016年,財政部安排10億元資金,會同農業部開展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試點。
今年,農業部在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754號(農業水利類081號)提案答復摘要中提到了關于玉米秸稈處理的三項政策補貼:
1、購買粉碎機器補貼據悉,補貼粉碎還田機6.72萬臺,安排補貼資金2.25億元、補貼撿拾壓捆機0.83萬臺。這個補貼其實就是農機補貼中的一個分支。
2、秸稈養畜示范補貼國家長期支持秸稈飼料化利用項目建設,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8.5億元,建設秸稈養畜示范縣超過1000個。建議農友可以去當地政府咨詢一下自己所在區域是否在補貼范圍內。
3、秸稈熱解氣化、秸稈生物氣化、秸稈固化成型、秸稈炭化等燃料化利用技術補貼2008-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預算資金對利用秸稈生產木塑、人造板項目給予支持;2014-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以切塊下達的方式,支持糧棉主產區和大氣污染重點防治區域開展秸稈收儲運體系、秸稈代木(人造板、木塑)、秸稈生產食用菌、秸稈纖維原料等項目建設。更多信息,請咨詢。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