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1世紀以來中國煤炭機械設備市場一直處于迅猛上升趨勢,而液壓支架作為煤炭企業建設高產、高效、安全采煤礦井,實現采煤機械化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其價值量逐年遞增,需求增速超過煤炭設備需求增速。
當前我國煤炭機械裝備制造水平與煤炭工業整體發展要求相比,還有不適應、不協調之處,存在著技術和裝備水平發展滯后的問題。特別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綜采設備的制造設計、加工工藝、高強度材料和關鍵質量指標方面,同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
預計,未來礦山機械將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采用低能耗及減輕重量的設計原則,在實際生產中使用低環境污染材料,盡可能不使用氟利昂、含氯橡膠及石棉等有害材料。
目前,對于大型化礦山機械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多,主要體現在選礦球磨機和浮選機方面,球磨機容積最近10年增大了5~8倍,自磨機容積增大了15~20倍。
從選礦過程的各個環節來看,將更加注重自動化。在生產中,通過節能節電等降低能耗,通過使用尾礦干排設備等,減少污染并使廢料資源有效再利用。此外,未來礦山機械零部件要解體方便、破碎容易,能焚燒處理或可作為燃料回收,這也是綠色環保礦山機械的新方向。
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要達到75%以上。其中:大型煤礦達到95%以上;30萬噸及以上中小型煤礦達到70%以上;30萬噸以下小煤礦達到55%以上。到2015年,我國煤炭年產量可達37.9億噸,比2010年增長5.5億噸。如果小煤礦的兼并整合政策實施后,提高煤礦機械化率需求約有1216億元的市場,存量煤機更新換代需求約1387.5億元。
我國煤機行業的需求主要來自于更新維護需求、機械化率提升以及新增煤炭產能帶來的設備需求。其中,以“三機一架”(采煤機、掘進機、刮板機、液壓支架)為核心的綜采設備約占總量的82%,受益最大。預計在“十二五”的5年里,我國煤機行業將實現年均20%的增長,預計到2015年全行業需求將超過1400億元,年復合增長達22.3%。
據靈核網發布顯示,2016年我國煤機等設備市場需求將為520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2%,這意味著未來5年我國煤機行業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可挖。然而當前我國煤機產能過剩的整體態勢已經形成,產品競爭必然轉向品牌競爭,推動國內煤機行業的兼并重組,從而做強品牌是我國煤機企業實現突圍的必然之舉。為此,我國需要在政策等方面加強引導,從而推動我國盡快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煤機產業的健康發展。
然而,這么大的一塊“蛋糕”并非國內企業獨享,外資工程機械巨頭早已落子煤機市場,并且他們的目標在于高端市場的超額利潤。
全球最大的建筑和采礦設備制造商卡特彼勒宣布以不超過68.9億港幣收購在香港上市的年代煤礦機電,從而獲得其旗下全資子公司鄭州四維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從而把接下來幾年的發展重點轉向國內的煤機市場。年代國際控股(年代國際)是中國領先的液壓支架制造商之一,通過全資子公司鄭州四維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開展經營。年代國際先前是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媒體公司。2010年9月,四維機電通過反向收購的方式借年代國際的“殼”成功上市。鄭州四維以液壓支架制造著稱,擁有60萬平方米的制造基地,其在中國液壓支架市場的份額排名第三,僅次于鄭煤機(601717)和平頂山煤機。
早在2011年7月,卡特彼勒就出資88億美元完成了礦業設備制造商比塞洛斯(BUCY)的收購。而此次收購年代煤礦機電,卡特彼勒希望能夠更好地為中國客戶提供全方面的地下采礦設備和服務,同時依托其全球研發、制造和銷售平臺,加快鄭州四維機電在中國以外市場的拓展速度。
全球兩大采礦設備巨頭的收購活動并非偶然,正是看好了國內煤機市場的潛力,并且他們將會加快中國煤炭機械市場的開拓,尤其是加強其原本相對薄弱的井下綜合開采設備,戰略意義非同一般。近年來,國內井下煤機產品除了少數高端采煤機以外,基本上已實現國產化,如今外資巨頭借收購重新進入中國井下煤機市場,特別是液壓支架市場,其協同效應值得關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