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玉米現貨連續走弱,尤以東北、銷區糧價調降顯著。而需求萎縮、玉米走弱大勢不改,今年1月份玉米現貨提前進入“假期模式”。雖然華北黃淮地區輪換補庫及春節前天氣物流因素對市場心理有一定支撐,但在汽運費持續下調、車皮和公路發運進一步改善、東北產地增量跌價、大豬陸續出欄令需求萎縮、環保督查致加工行業開工率高位回落以及市場預期偏空的心態影響下,用糧企業備貨謹慎推延。
東北量增價跌 華北偏弱震蕩
12月份降溫有利于脫粒烘干、基層上量加速,產地加工企業收購價整體跌破1400元/噸。各部門協調鐵路發運效果顯著,東北公路綠色快捷運糧通道開啟,各地玉米專列付運,均助推東北糧源外流。東北整體增量顯著,主導12月份玉米現貨偏弱行情。
華北霧霾天氣反復,低水分優質糧價相對堅挺,基層農戶售糧積極性不高,市場購銷基本以“自給自足”為主,行情區間偏弱調整。雖然傳聞華北黃淮地區輪換啟動,山東濰坊三等國標玉米收購價1780元/噸,對現貨市場形成一定支撐,但若后期東北大量順價玉米到貨,或不利于華北現貨價格堅挺,元旦前后的售糧小高峰對行情也有沖擊。
銷區供給寬松 補庫謹慎推延
12月份主銷區現貨整體呈不斷下滑態勢,主要因東北產地上市沖擊、車皮到貨增量,大豬存欄萎縮致走貨不旺,以及市場預期中遠期行情偏空、補庫備貨謹慎影響。12月主銷區東北糧價大幅調降,華北糧價偏弱調整,從月中開始東北玉米到貨價格較華北玉米基本呈逆差態勢,東北玉米對比華北糧源到貨成本優勢凸顯,除部分河北烘干糧到貨之外,華北糧源購銷寡淡。
行情持續偏弱也抑制企業購銷積極性,預期12月中旬之后的節前補貨未如期而至,當前規模以上飼料企業原料庫存保持20天左右,少數40天左右,但多為執行11月后期合同為主。
存欄持續萎縮 原料需求偏空
靈核網數據顯示,11月份生豬存欄同比降3.2%,環比降0.6%,環比數據打破8月份以來止跌的局面,再次轉負,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0.5%,連續第五個月下滑。
12月中旬前后,南方終端需求平穩,屠宰企業觀望,而北方殺年豬行情暫未規模開始,屠宰企業試探性壓價,豬價高位回調,節前集中出欄風險及受環保因素提振沖高的豆粕原料價格,均令養殖戶惜售心態進一步松動。“冬至”之后終端消費雖漸入高峰,生豬存欄呈減少趨勢,對玉米原料需求偏空。
截至12月1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3488萬噸,同比大幅減少1509萬噸,且收購進度持續放緩,但主產區農戶基層售糧同比整體偏慢,華北元旦前后的一波售糧,疊加目前仍待進一步釋放的東北糧源,市場整體供給寬松格局不改。
綜合分析,12月份玉米行情趨弱、預期偏空令企業節前備貨啟動緩慢,進入明年1月份后,企業為保證春節期間的正常生產,有剛性備貨需求,但類似去年節前在“小年”前后現貨購銷提前收尾的情況或再現。下游需求萎縮背景下,極端天氣干擾、春運物流擠占或難抵偏空心態下的購銷轉淡,而且春節前后環保治理力度難減,疊加生產企業停減產休假安排,2017年春節月份玉米購銷“假期模式”將更加凸顯。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