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鈦白粉——白色顏料的王者
1。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顏料
鈦白粉,成分是二氧化鈦,分子式是TiO2,不溶于水、弱酸中,可溶于濃硫酸、堿和氫氟酸。化學性質相當穩定,一般不與大部分物質發生反應。自然界中,二氧化鈦存在三種結晶形式,即板鈦型、銳鈦型和金紅石型。板鈦型晶型不穩定,無工業利用價值;銳鈦型(Anatase)簡稱A型,白度較好,但遮色力僅為金紅石(Rutile,簡稱R)型的70%,耐用性也不如后者。
鈦白粉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色顏料。鈦白粉顆粒較小且均勻、穩定性好,遮蓋力、消色力高,特別是金紅石型鈦白更具有結構穩定,耐候性好的特點,鈦白粉已經成為涂料中不可缺少的白色
2。國內鈦白粉生產工藝硫酸法占主導
鈦白粉主要有2種生產方法,即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工藝始于1925年,由美國的NationalLeadIndustry最早應用。氯化法工藝始于1932年,由德國法本公司最早發明,1959年杜邦公司開發了杜邦法生產工藝,并建成了10萬噸/年的生產工廠,實現了氯化法的工業化。相對而言,氯化法技術難度大,核心技術只為少數企業掌握。
據ICIS報道,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上氯化法工藝占總產能的55%,硫酸法工藝占45%。氯化法主要集中在歐洲、美洲和中東地區;硫酸法工藝,歐洲有21座使用硫酸法工藝生產鈦白粉的工廠,歐洲以外(中國外)有7個國家建有15座采用硫酸法工藝的工廠。整體來說,歐洲仍是硫酸法工藝產能最大的地區。目前,世界上最大一大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商為杜邦公司,年產能為120萬噸。國內鈦白粉生產絕大多數采用硫酸法工藝,僅有錦州鈦業(產能3萬噸/年)采用氯化法工藝,且該工藝起初是通過國際咨詢-聯合設計的方式引進的。按2010年鈦白粉國內產能230萬噸/年計算,氯化法工藝僅占1.5%左右。
3。涂料是鈦白粉最主要的消費領域
鈦白粉作為最重要的白色顏料之一,廣泛應用于涂料、塑料、造紙、油墨、化纖、醫藥、食品等行業。在所有領域中,涂料是鈦白粉消耗量最大的領域,,其次是塑料領域。在下游消費占比方面,美國與中國略有不同,中國涂料與油墨消費高達67%,而美國相對低10%。
(二)全球鈦白粉行業分析
1。全球鈦白粉供給情況
據USGS統計,2011年世界二氧化鈦產能為655萬噸,相比2010年增加近90萬噸/年。其中中國占總產能30.5%,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國,產能占比為22.4%。全球鈦白粉供給方面,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產量下降外,鈦白粉產量呈增長趨勢。
世界鈦白粉行業集中度較高。截至2010年底,世界共有70多家鈦白粉生產企業。前七大企業主要包括杜邦(DuPont Titanium Technologies)、科斯特(Cristal Global)、亨斯曼(Huntsman Pigments)、康諾斯(Kronos Worldwide,Inc.)、特諾(Tronox Incorporated)、薩哈利本(Sachtleben Chemie Gmbh)、日本石原產業(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其產能之和占世界總產能的68%。2010年中國鈦白粉產能近200萬噸,占總產能的31%。
2。金融危機后鈦白粉需求恢復增長
鈦白粉終端需求是房地產、汽車、紙張、塑料制品等行業,與世界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關。世界經濟總量不斷增長,促進鈦白粉需求不斷提升。金融危機導致2008年、2009年世界鈦白粉消費量嚴重下滑,2009年很多鈦白粉生產企業選擇關閉或閑置產能。危機緩和以后,2010年世界鈦白粉需求得到恢復性增長,并達到危機前2007年510萬噸的消費水平。
3。鈦白粉價格不斷上漲
國外鈦白粉價格整體趨勢是一路上漲。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上升,下游需求強勁增長,產品供給偏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