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曾在今年“兩會”期間的發改委專場記者會上表示,前海的22條先行先試政策今年上半年要確保全部落地。如今上半年已過去5個月,仍有6條政策尚未落地。隨著“大限”臨近,前海管理局等有關方面加快了推進相關工作的步伐。
24日,深圳市政協組織召開前海開發開放及金融服務業發展情況專題通報會,深圳市金融主管部門及前海管理局共同向提案涉及前海開發的40位政協委員,通報了前海開發開放最新情況。新上任的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在會上表示,目前仍有6條創新政策正在積極爭取中,有望在6月30日前落地。
這6條政策包括:探索外資股權投資企業在前海創新發展的新模式;CEPA框架下適當降低港資金融企業的準入條件;試點設立創新型金融機構,建設新型要素交易平臺;出臺前海產業優惠目錄,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內地與香港律師事務所聯營;將前海納入經國家批準的廣東省專業資格互認試點范圍。22條中的其余16條,目前已經落實或基本落實。
前海管理局招商聯絡處處長戎衛華同日在一個政策宣講會上透露,今年8月份將召開前海建設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進一步研究并推出新的先行先試政策。據了解,前海將以跨境人民幣業務為重點,滾動式地向國家申請、推出新政策。
金融機構加速聚集
盡管部分金融創新政策仍在申請中,但絲毫沒有阻擋金融機構的進駐熱情。據前海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前海已批準注冊729家企業,其中金融類企業超過六成。
深圳市金融辦主任肖亞非在上述通報會上透露,目前進入前海的金融類企業已達460家,創新型金融機構和創新型要素交易平臺正在向前海聚集,包括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等均已開業。
近日,深圳銀監局已批準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于深圳籌建深圳前海支行,外資行進駐大潮即將到來;與此同時,招商銀行深圳前海分行的開業申請已于5月20日獲深圳銀監局批準,即將正式對外營業。而此前,已有數家國有大行、華夏銀行等均已在深圳設立創新中心或產品研發中心。
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進駐前海的熱情也頗高。繼紅塔紅土、華潤元大、前海開源等在前海完成注冊后,鵬華、華夏、平安大華、博時、招商等基金公司也在前海設立了專項資產管理子公司。除此之外,前海財富管理中心的定位亦吸引了股權投資基金、陽光私募基金、并購基金等境內外機構,包括王亞偉成立的深圳千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在內的一批私募基金,也已在前海注冊安家。
目前,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已經獲批,肖亞非還表示,深圳開展外商投資股權投資基金試點,在2012年底獲得商務部、國家外匯局支持,將于近期正式啟動。戎衛華則進一步透露,前海正與有關部門協商,謀求成為人民幣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RQFLP)試點地區,為離岸人民幣資金投資中國內地市場開辟一條新的渠道。同時,據了解,前海管理局也在與有關機構研究在前海試點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的具體方案。分析人士預計,創新政策的進一步落地及創新業務的推出,將吸引更多金融機構加速向前海聚集。
為了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前海,前海管理局也啟動了新一輪的政策宣講。24日,前海管理局攜手建行與平安銀行,在深圳舉行了兩場入區政策宣講會,向兩家銀行的數百家高端企業客戶代表介紹前海的優惠政策和入區相關手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