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市交管部門的一紙文件,讓互聯網租車市場猝不及防。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運輸管理局下發《關于嚴禁汽車租賃企業為非法營運提供便利的通知》,對于哪些車輛能夠租賃,以及租賃與客運服務的區別等作出明確限定。而這個通知,將矛盾直指互聯網租車市場。
對此中國汽車租賃協會副秘書長李硯立今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正在制定相關的細則。
李硯立:我們租賃這一塊目前還沒有完全管理起來,因為我們現在正在制定新的租賃管理辦法。
在北京運輸管理局的通知里,首先界定了監管的對象:借助互聯網和手機軟件預約租車。這意味著,無論是已成氣候的易到用車、Uber和AA租車等公司,還是密謀進軍租車領域的快的打車、滴滴打車等打車軟件,幾乎被全部波及。
對此記者向AA打車求證此事,對方表示沒有收到相關通知。
與此同時快的打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樣沒有收到通知,但快的公司的租車業務都是合法經營。
與租車市場面臨猝死的局面,一個現實也不得不面對。全國200萬輛以上汽車保有量城市超過10個出現限購、公路資源緊張、環保等原因讓城市用車成本提高,私家車分享需求很大。一位業內人士說,他們的調查70%以上用戶愿意嘗試拼車。
業內:全國有十個以上超過兩百萬輛機動車的城市,其中一半已經限購,幾個主要的大城市現在都限行,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因為這個趨勢目前還會往前發展,隨著限行、限購、限號政策的趨勢加上全國性的霧霾,從主管部門到政府越來越多的出臺一些措施,使你的用車成本越來越高,80%-90%的用戶都是支持拼車的,調查的樣本中超過85%的用戶愿意去嘗試。
不過與此同時,無論是互聯網拼車還是互聯網租車,都不得不面臨如何在合法的環境下運營的窘境。中國汽車租賃協會常務理事范永耀建議應該有步驟放開私家車資源共享。
特約評論員陶躍慶表示,私家車很多時候只有一個人或兩個人開,是有一些浪費,但是前提條件是怎么能夠保證運營的資質,如果交費就意味著出現任何問題也要負責任,就變成營運的一方,但是私家車沒有這種資格。不出事那大家都沒事,如果撞車造成了一些人員傷亡,這應該如何來界定?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確實需要一些管理,很多時候要探討市場的開放問題和管理問題。但在市場沒有開放沒有真正的管理之前,還是要有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