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擅長做空”
2010年9月1日夜,一份關于上海雙金生物科技(CHBT)的調查報告,被發送到各個基金經理的郵箱里。前一天,萊福特撰寫了一篇《CHBT:門店在哪里?》的文章。當日,雙金生物的公司網頁突然更新,公開其100多家門店的地址。
9月1日傳開的報告中,萊福特一不作二不休,將一些地址通過電子地圖搜索后再次質疑,“門店在哪里?”
“罕見的閃電戰。”一位收到報告的基金經理說。
此后,上海雙金生物科技股價一路暴跌。“一些中國公司的問題非常明顯。在雙金生物的案例中,它說自己有130個店鋪,但如果你到網站上去看看,或者用百度搜一下,也許你就只能找到四家店鋪。這太明顯了,他們在撒謊。”萊福特說。
關于研究中美兩國公司的模式,萊福特認為大同小異。但對于中國公司,他認為自己并不具有信息優勢,因此研究中國公司時主要使用“常識”;對于近水樓臺的美國公司,他更多使用核心的研究方法。
“由于文化和披露制度的差異,研究中國公司的難度確實比較大,但同時也充滿了機遇。”他說:“如果奇虎360是一個美國公司,我想人人都會知道我所要披露的東西。無論中國公司還是美國公司,我都會通用一些方法——比如和他的競爭對手談話、閱讀公開的資料、或者找出公司的瑕疵開始求證。”
“有時候,我單憑邏輯就可以發現問題。”當初,萊福特懷疑車載視頻媒體中國高速頻道時,就是因為一個“常識”。當時,中國高速頻道號稱自己擁有5.5萬到6萬塊廣告屏幕,在2010年第二個財務季報里其營業收入高達5300萬美元。但翻看公開資料后,萊福特看到了其競爭對手華視傳媒的數據——擁有12萬塊廣告屏幕、同期營收為3100萬美元。
“這實在是不符合邏輯。因為華視傳媒的屏幕是在以北京為代表的核心城市里的公交車上,而中國高速頻道的廣告屏幕主要是在國內2、3級市場的BUS上,中國高速頻道業績夸大嫌疑一目了然。”
此后,萊福特一路追擊,直到中國高速頻道被迫退出納斯達克。
入冬以來,萊福特發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戰,對陣奇虎360。
他用的還是以往的方法——“常識”。通過翻閱公開資料,他發現:“在過去的12個月里,新浪與搜狐的收入均增長了近23%。兩家公司都有多種收益來源,行業地位也較高。”
但是,奇虎的公開的資料卻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里,奇虎360收益增長了400%?“那就意味著它的收入超過了中國所有的互聯網公司,我們怎么能相信呢?”
在短短一個多月內,香櫞與奇虎360進行了四次交鋒。11月1日,香櫞將矛頭第一次指向奇虎360,稱它是“被資本市場最為誤解、價值最被高估的中概互聯網股票”,并給予其5美元目標價,此時360二級市場價格尚在20美元左右。當日,奇虎360收盤下跌10.34%。
次日,奇虎360迅速發表聲明,認為報告中存在多處關鍵錯誤,例如使用網站流量統計公司alexa的數據,去推算360客戶端軟件的用戶數是十分可笑的。“香櫞總體上缺乏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基本了解,特別是對奇虎360的了解。且該報告的作者沒有與公司的高管直接接觸和溝通。”奇虎360在回應聲明中稱。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