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市場的供求矛盾或減弱,預期改變釋放的剛性需求和城市化進程催生的新增需求,會激發市場的供給信心;與此同時,中央已經明確了2013年繼續實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基調。
綜合多種因素,2013年房地產的發展局面或許會呈現為:以市場健康和民生改善為目標的調控下的,供求的階段性釋放和市場的穩中有進。
目前,我國經濟轉型要求主動降低過快的增長速度,宏觀經濟也開始企穩,這種局面減弱宏觀調控與房地產調控的矛盾,使樓市調控獲得了空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堅持房地產調控不放松”,已經奠定了2013年調控的基調。隨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明確表示,2013年將繼續實行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同步實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和稅收政策,支持合理自住及改善性需求。 由此可見,2013年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基本路線已經確定。業界觀點認為,2013年,通過強化和完善調控政策,取法其上,將爭取房地產市場理性回歸;得乎其中,將實現房地產市場穩中有進;避乎其下,要防止房地產市場反彈和“硬著陸”。 倪鵬飛談到,2013年的房地產市場,在價格上要確保穩定,力爭理性回歸,保證價位較低,城市的房價增幅不能超過經濟增長率,價位較高城市的房價下降;在銷售上要力爭穩步增長,尤其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銷售比例要上升;在投資上要總體適度,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投資要穩步快速增加。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表示,房地產調控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布局、綜合應對,各個方面要結合當前調控的時機,選擇突破口,及時推出既解燃眉之急,又保長期健康的制度政策。 對此,社科院發布的2013年《住房綠皮書》建議,房地產調控在需求管理方面,可以細化和嚴密限購政策,堵塞和糾正各種企圖改變政策的行為;在金融政策方面,可以取消期房預售制度,完善差別化的金融政策;在稅收政策方面,可以將擴大房地產稅試點作為穩定當前預期和深化住房綜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在住房保障方面,可以完善安居工程的各項措施,探索實施康居工程;在租賃市場方面,要規范和發展租賃市場;在土地政策方面,可以制定調控目標,探索建立抑制地價過度上漲的機制;在空間管理方面,要根據對不同城市采取不同調控措施,針對一些城市可能出現的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情勢,建立房地產調控的應急機制,避免市嘲硬著陸“。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