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理銷售保險產品;
(二)代理收取保險費;
(三)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
(四)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第二十九條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在注冊地以外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開展保險代理活動,應當設立分支機構。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分支機構的經營區域不得超出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
第三十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從業人員應當符合中國保監會規定的條件,持有中國保監會規定的資格證書。
本規定所稱保險代理從業人員是指在保險代理機構中,從事銷售保險產品或者進行相關損失查勘、理賠等業務的人員。
第三十一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應當對本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保險法律和業務知識培訓及職業道德教育。
保險代理從業人員上崗前接受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80小時,上崗后每人每年接受培訓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得少于36小時,其中接受法律知識培訓及職業道德教育的時間不得少于12小時。
第三十二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應當建立專門賬簿,記載保險代理業務收支情況。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代收保險費的,應當開立獨立的代收保險費賬戶進行結算。
第三十三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應當建立完整規范的業務檔案,業務檔案應當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一)代理銷售保單的基本情況,包括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名稱或者姓名,代理保險產品名稱,保險金額,保險費,繳費方式等;
(二)保險費代收和交付被代理保險公司的情況;
(三)保險代理傭金金額和收取情況;
(四)其他重要業務信息。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記錄應當真實、完整。
第三十四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應當妥善管理和使用被代理保險公司提供的各種單證、材料;代理關系終止后,應當在30日內將剩余的單證及材料交付被代理保險公司。
第三十五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應當與被代理保險公司簽訂書面委托代理合同,依法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及其他事項。委托代理合同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及中國保監會有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應當制作規范的客戶告知書,并在開展業務時向客戶出示。
客戶告知書至少應當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以及被代理保險公司的名稱、營業場所、業務范圍、聯系方式等基本事項。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及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被代理保險公司或者相關中介機構存在關聯關系的,應當在客戶告知書中說明。
第三十七條 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應當向投保人明確提示保險合同中免除責任或者除外責任、退保及其他費用扣除、現金價值、猶豫期等條款。
第三十八條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應當自辦理工商登記之日起20日內投保職業責任保險或者繳存保證金。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應當自投保職業責任保險或者繳存保證金之日起10日內,將職業責任保險保單復印件或者保證金存款協議復印件、保證金入賬原始憑證復印件報送中國保監會。
第三十九條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投保職業責任保險的,應當確保該保險持續有效。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投保的職業責任保險保單對一次事故的賠償限額不得低于人民幣100萬元,一年期保單的累計賠償限額不得低于人民幣500萬元,同時不得低于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上年營業收入的2倍。
職業責任保險累計賠償限額達到人民幣5000萬元的,可以不再增加職業責任保險的賠償額度。
第四十條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繳存保證金的,應當按注冊資本的5%繳存;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增加注冊資本的,應當相應增加保證金數額;保險專業代理公司保證金繳存額達到人民幣100萬元的,可以不再增加保證金。
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保證金應當以銀行存款形式或者中國保監會認可的其他形式繳存。
保證金以銀行存款形式繳存的,應當專戶存儲到商業銀行。保證金存款協議中應當約定:“未經中國保監會書面批準,保險專業代理公司不得擅自動用或者處置保證金。銀行未盡審查義務的,應當在被動用保證金額度內對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