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當年的堅守和拼搏哪來的今天,今年我們也轉型機會來了,那么多得投資家,那么多其他行業都來了,比較起來顯然我們比他們強多了。我們有8萬多員工,2萬多員工就是需畜牧的、學營養的。這些大學本科畢業生工作了三年、五年、八年,他們在農村輔導農民建豬舍、雞舍,這么龐大的隊伍不那么容易。有錢建工廠容易,有專業的龐大的隊伍不容易,另外對農民的認識和對農民的感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當然這是需要相當多的投資,動則就是幾百億的投資,我們現在再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建規模養豬場,一個區域買幾十畝。養幾十萬頭豬,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做,很有意思。
新的農業,我一直提倡三農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怎么從小農變成大農,變成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一員?這是農業發展根本的方向。現在這種格局逐步呈現了。前兩年我一直提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支持龍頭企業。于是我在大會講,小會講各種場合講最后我的講話得到了認同。中央政府決定出臺一個文件,今年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出臺了。以后我不斷的談,希望組織化的變革農村經濟應該組織化變革,這種單純的小農怎么變成大農?怎么變成合作經濟機制?農村合作經濟體系和農村組織結構的變革,我相信有可能就是明年以后面臨的問題。我們這些商人,我們某種程度上聯系了一大批的農業企業家,我們更聯系了數以百萬、數以千萬級的農民朋友,這些農民朋友他們的利益的訴求,他們的想法,我們去調節,我們通過不同的管道向政府,方方面面做反應,做呼吁,應該說還是得到一點效果。至少今年國務院的文件出臺了,明年或許,我不敢說,我們的呼吁或許有可能見效。
我在全國政協干了20年,20年的政協委員,這些年做什么事了呢?我在03、04年的時候就一再的講希望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國務院要出臺政策,我和另一個老師聯合各種調研,出了一個報告送給國務院,辦公廳當天批示,再經過一年的調研,國務院關于非公經濟36條出臺。應該說36條的出臺跟我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接下來非公新的36條和實施細節的出臺,我們一批企業人,我們這些經濟學家和官員共同的努力說了很多,做了很多,總算有很的結果。
我們要看準一個行業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并且有創新,經濟有周期,社會有周期,行業有周期,今年的養雞養豬是低周期,去年是高周期,去年豬肉價格特別高,確實太賺錢了一頭豬賺4、5百比比皆是。今年不行了,今年一頭豬虧1、2百的比比皆是,今年養豬養雞不虧損的很少,去年賺今年虧,這就是一個周期。不可能今年虧明年虧后年還虧,這幾年里面總是三年、四年就是一個周期。只要我們有相當優勢,有比較優勢,有相當規模,只要有創新,我一定有競爭力。平均算下來,我們的利潤率還是不錯的。
過去五年我們銷售遞增超百億。今年那么困難,我們銷售凈增也接近100億。但是我們原來預計今年有上千億的銷售,結果看來比較遺憾,今年因為豬價跌的太多了。去年9月份毛豬價24塊一公斤,今年全年平均豬價是14塊多一公斤。也就是說跌了10塊錢,養豬怎么不虧?所以我想從房地產轉行搞養豬的,他們得深思。這個東西去年那么賺錢,算的很客觀想人家賺400我賺200行不行?他們算的很內行,但是今年內行很“骨感”,確實因為周期的波動確實很大。但是當你有了比較優勢就不怕,今年盡管我們豬、雞、鴨價格那么低,但是我們仍然擴張,像互聯網一樣,我們先燒錢,燒錢和贏錢疊加,要扛過周期,你的人才有了,體系有了,品牌有了,經驗有了,你就比別人都強了,就能前進。以前競爭是農民張家、李家競爭,現在不是這樣了,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你養10萬只,我養100萬只,我養1000萬只,你養1億多只。我昨天是跟神農的老總吃飯聊天,人家要養十億只雞,人家有錢,增發也好,上市也好,人家有50億的資金在養雞。所以今后是這些人在競爭。在新的格局下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比較優勢,我們還蠻有信心的,要過這個周期,我想周期早晚會過,新的周期來到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走到前頭,這就是我們的機遇,這就是我們的準備。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7.74,0.02,0.26%)消費國,因為人多,也舍得吃。但是沒有幾個大型的跨國公司世界級龍頭企業,我們希望我們成為一家世界級龍頭企業,希望中國有一大批世界級龍頭企業,這樣的話中國的三農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