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飼料行業從小到大30年,飼料行業是最先放開的,最開始我們跟他一樣,比他還慘,那時候沒有糧食,要用糧票,國家計劃經濟,沒有玉米、沒有糧食怎么做飼料?后來我們養鵪鶉,用鵪鶉跟農民換糧票,很麻煩的,弄不好走到了資本主義邊緣。那時候問題很大,但是我們過來了。你說的這種小飼料廠日子難過,肯定的,今年大飼料廠日子特別好過,今年我們養雞養豬養都虧,但是飼料效益很好,因為我是飼料最大的。這意味著今年飼料行業是好年景,但是小工廠不行了,為什么?必須規模化。以前是賣給散戶的,稍微多加一點少加一點東西問題不大,是憑面子,現在農民是看吃了漲多少,要看你的服務,你的料肉比、服務要科技、技術、規模、要有競爭力。因為我們一采購,像黃豆就是百萬噸級的,由于采購規模大,成本肯定比小戶低很多。而且我們不是馬上要錢,我們是半年以后才結帳,價格便宜半年后才要錢,實際上我是負財務利息,這樣競爭小廠真是沒有太多的意思。而且以前小廠服務的對象是散戶,現在散戶幾乎很少了,沒了。所以小廠要么就把它做大,要么就跟大廠搞聯合,自己硬扛扛不過去,沒辦法。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走到今天這步格局變了。美國有幾個飼料廠?歐洲有幾個飼料廠?單獨存在的飼料廠沒有幾個。一定是規模越來越大,只有規模才有效益,才有效率,不但是規模還要創新。所以比較明智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大的企業聯合。
提問:因為我看了報道說規模化,可能有一些污染問題,你們是怎么處理的?
劉永好:我昨天跟圣農的老板在一起,他是中國規模化養雞最好的之一,上市公司。他今年盡管那么低迷的價格,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賺,第三季度虧損,全年比可能在盈虧邊緣上。我跟他討論那么大的規模集中在兩個線,2、3億只,食品安全怎么做,環境安全怎么做?第一選位置很重要,他們在山區,對周邊環境影響比較小。第二個他建了4.8萬兆瓦的火力發電,糞都用到了發電廠了。他們環境保護做的好,隔離做的好,品種好。品種很好以后就可以少用藥。比如很人多搞不清楚轉基因到底好不好,實際上我們現在吃的油絕大部分都是轉基因的,天天都在吃,我們去年進口5、6千萬噸黃豆,我們自給率只有20%。很多人認為轉基因,不是這樣的,轉基因第一它達到防蟲,這樣少用農藥,就更安全。要不然要加很多農藥殺蟲,就是這樣的,因為轉基因本身目的就抗蟲。
剛才講到了規模化養殖食品安全問題大家很擔心,確實前段時間說了速成雞的問題,其實發達國家的雞90%幾都是速成雞,40多天是常態,因為品種就是這樣,就是長不快,不斷的變化、不斷的進化。至于說加藥是不是亂加?不是這樣,品種45天,肯德基、麥當勞都是45天以下的雞,不會超過45天。也有老雞是產蛋淘汰的老母雞,養了一年多了,產蛋不行了把它殺了。我說的意思就是40多天的雞和4個多月的豬這是現代科技進步并沒有什么錯。關鍵是,我們的養殖戶養殖是不是添加了不該添加的藥品,這是要害。另外加工環節是不是規范?衛生?這是根本點。這些跟專家去了解,專家談了很多,我昨天跟世界上最大的養雞工廠美國的泰森公司老板在一塊,他們去年生產加工20億只雞,遇到同樣的問題,很多人懷疑大規模生產行不行?但是這就是現代。他認為我們的食品做的是最好的,在美國那么嚴格監管情況下還能生存,沒有出現食品問題。所以規模大的時候老板必須規范,不規范檢查出來問題,要罰款,對品牌是不得了的。所以一方面國家立法嚴格檢查,另一方面企業也要有責任心、有良心。消費者要比較明確,不要說一說速成雞就怕,實際上45天是常態。
提問:非常欽佩您長期以來對農業經濟的守望。最近國務院剛剛批復了中原區域經濟規劃,以河南省為主體五大定位之一就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我想問劉總,您覺得這是您的發展機遇嗎?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怎么樣處理現代農業和城鎮化、工業化之間的關系。
劉永好:河南是我們重要的發展區,最近我們剛剛開會研究,要在河南做大的投資。在河南我們飼料是第一位,有十幾個飼料工廠,也有肉食品加工廠,接下來我們會把河南作為一個重要區域,因為河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地理條件也比較不錯。
第二點,怎么走農業現代化道路?國外是規模化、產業鏈化組織型的,就是生產各種豐富的各種農產品。我理解的現代化就是這樣,我們正在按照這個方式去做。我們對河南的農業產業的發展和國家的定位我們是關注的,而且我們已經這樣的考慮了。
提問:劉總您好,我來自內蒙古奶林社的,也是21之星唯一農業企業。隨著老齡化以后,新希望怎么考慮年輕人回歸到種田和養殖行業的問題。
劉永好:現在我們聯系了十以百萬的農民朋友,有幾萬的直接員工。我們的目標就是進城打工20年的,年齡45歲左右,城里往往招工是45歲以下的男性或者女性,45歲以上的就不要了,其實這些人是寶貝,第一他們有資金的積累。第二他們對城市的組織化工業生產有了解,更懂得契約經濟。第三他們見過世面,他們知道更成熟,他們有回鄉創業的打算和強烈愿望,我們把他們作為核心依賴對象和聯系的對象。我們幫助他們搞現代農業規劃。我們規劃了養豬區,比如一個廠養幾千頭豬,十萬只雞,讓他成為老板之一,同時兼管理者,我們培訓他。這時候會給他們技術服務、資金服務、金融服務和市場服務等等。我們組織我們的技術幫助他們選點,用什么品種,用什么防御技術,飼料供給他們,整個一個體系,這時候我們就是變成一個服務商。我們從飼料生產商變成農產業畜牧業的服務商這是我們做的。通過我們的服務使農民得到了保證,技術有保證、市場有保證,我們也會一定成為保底,市場價格低的時候,今年之所以利潤下跌那么多,是因為我們跟農民建立了產業鏈上的合作關系,我們定了一個高價,現在市場很低,我們一只雞虧1塊、1塊5常事,我們虧虧得起,因為我們產業鏈大。所以我們聯系的是這些農民,剛才講到了怎么樣把這些農民變成現代農民?我們最欣賞的是這些農民。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