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強化應用 全面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
堅持把信息化作為保險業加強風險管理的重要途徑加以積極推進,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促進行業經營管理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高管理和服務效能。
(十六)加強信息化治理和制度標準建設。推進保險機構信息化治理體系建設,完善保險機構信息化工作委員會職能,加強信息化績效管理和評價體系建設,探索建立和實施信息化審計制度。進一步健全保險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職責,積極推動保險標準的修訂完善和普及應用。規范行業信息化發展,建立信息安全保障、電子商務應用等管理制度。研究鼓勵支持政策,引導保險機構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研究制定保險信息化應用和科技創新激勵制度、保險信息化外包管理政策。制定實施保險業數據集中和分析制度,整合行業數據和監管數據資源,提高數據質量,統一組織和協調各機構、各地區的信息標準化工作,推動建立行業數據和信息共享平臺,提高行業數據資源在風險管理、數據精算等領域的利用水平。
(十七)加快推進行業信息化進程。全面提升保險機構運用信息化手段管控風險能力,積極推進建設功能完善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大力提升保險業信息化應用水平,鼓勵保險機構應用信息化技術實現數據和后援的集中管理,提高公司內部管控的技術水平和剛性約束能力。推動保險公司信息系統由單元應用向集成應用轉變,建立統一協調的信息化應用體系。積極推廣防災減災信息系統的應用,在數據采集、災害分析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提高保險機構費率厘定、成本核算、損失估算的科學性。樹立節能環保理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虛擬化等新技術在保險業的創新應用,研究推動電子保單應用,不斷提高保險企業信息化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力發展保險電子商務,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保險銷售與服務模式,不斷提高保險業的客戶資源利用水平。積極推進保險監管電子政務建設,提升監管部門公共服務和監管能力,進一步完善與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場行為監管相配套的監管信息系統,逐步實施動態監管,全面提升風險控制和預警能力。
(十八)加強信息安全建設。加強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保險機構信息安全綜合防范能力。嚴格執行信息系統安全標準,推進落實規范統一的信息安全保障管理與技術指標。積極推進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容災備份體系建設工作,加強災難恢復演練,提升信息安全應急能力。大力開展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訓,加強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信息安全保障與信息化建設同步和協調發展。
第六章 誠信立業 提升行業社會公信力
以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根本,牢固樹立誠信理念,完善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大力加強保險誠信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發展環境,切實提升保險業社會形象。
(十九)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確立保險消費者利益為根本的行業理念,以解決銷售誤導、理賠難問題為切入點,建立健全統一的涵蓋銷售、承保、回訪和理賠各個環節的服務標準。繼續推進保單通俗化、條款標準化,進一步強化產品銷售環節的誠信合規要求,提高銷售人員職業操守,嚴格執行保單售后回訪制度。建立欺詐誤導銷售責任追究機制。確立保險活動爭議中保險消費者合理期待保護原則。完善賠付標準和理賠流程,健全理賠信息自主查詢機制,強化理賠信息公開披露,增加理賠服務的透明度。建立保險公司理賠服務滿意度測評體系,完善糾紛調解機制。
(二十)建立健全失信懲戒機制。構建由保險法律制度、市場監管、信用評價和標準化體系組成的保險誠信監督體系。加強從業人員誠信教育,建立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完善保險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嚴格落實行業禁入和“黑名單”制度。充分利用社會征信系統、評級機構等社會資源,研究建立保險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強化對保險機構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
(二十一)構筑誠信為本的行業價值觀。弘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扶危濟困”的互助文化,倡導“服務大局、勇擔責任、團結協作、為民分憂”的行業精神,充分發揮保險機構的主體作用,監管機構引導監督,行業組織協調推動,共同構筑以誠信為核心的行業價值觀。保險機構要把誠信作為企業安身立命和長遠發展之基,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貫穿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加強以服務客戶為核心的保險企業品牌建設。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擴大保險業的社會影響力。深入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加強對從業人員在法律、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強化職業操守。
版權聲明